时间: 2024-04-25 03:21:38 | 作者: PLD配料机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公开披露》中土木工程建筑业的披露要求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国家的经济回升向好,供给需求稳步改善,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积极地推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扩大有效投资、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方面仍继续发挥有效作用。2023年内我国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围绕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为推动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3年 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着力扩大国内需求,2023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目前,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指引下,国家扎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多重战略机遇的叠加,国家骨干水网、新型基础设施(大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持续推进,基建行业发展势头良好,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2023年 7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水平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城中村改造是我国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涉及到既有建筑维护与加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岩土工程领域的工作将成为必要且重要的环节。随着这一系列政策和指导意见的发布,超大特大城市中的城中村即将进行大规模改造,这为岩土工程行业提供了新的业务增长点,也将在城中村改造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中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岩土工程行业作为建筑业的分支,其发展依托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在经济较为景气的时期,需要工业建设的发展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又是国家拉动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复苏常用的手段。因此,本行业抗经济波动能力较强。
岩土工程行业所能处理的问题包括:各类建(构)筑物的基础工程,交通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机场、铁路、港口码头、地铁、隧道等;资源回收利用,能源,历史结构物的保护和修缮,废弃物处理与污染问题,场地整治和环境改良,自然灾害的防治和风险减轻等。虽然国内大中型岩土工程类企业众多,但该行业如此大的覆盖范围,足以让技术实力突出、实施工程质量强、营业范围多样化的企业得到充分的发展。目前参与岩土工程项目施工服务市场之间的竞争的企业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具备较强技术实力和项目经验的岩土工程企业,拥有较好的施工资质、管理上的水准、技术实力及品牌知名度,有实力竞争国家重点及其他大中型岩土工程建设项目;二是小型岩土工程项目施工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偏小、技术水平较低,多数企业只能以价取胜,竞争激烈,毛利率水平较低。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设立有王思敬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公司拥有地基基础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岩土工程设计甲级、特种工程(建筑物纠偏和平移、结构补强)专业承包不分等级等一系列岩土工程领域必要的业务资质,是集总承包、专业承包、勘察、设计、施工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商。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上的优势,相继申请了多项专利技术,并参与了我国城乡建设领域全制性规范中与岩土工程相关的全部三本规范的编制工作,主编及参编了64余部国家、行业标准及教材,奠定了公司在国内岩土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的地位。凭借技术优势、项目经验以及多年积累的品牌影响力。目前,公司已成长为一家全国性布局、能够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岩土科技公司。但是,公司也面临一定的竞争劣势,如:融资渠道相对单一,单一的融资渠道也可能会对公司承揽重点项目和特大型、大型建筑项目造成一定资金压力障碍,从而对公司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生不利的影响。
公司拥有地基基础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特种工程(建筑物纠偏和平移、结构补强)专业承包不分等级、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建筑工程总承包叁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叁级资质、施工劳务不分等级、工程勘察专业类(岩土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工程设计环境工程专项(污染环境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乙级资质,能够承接和完成各种规模大、周边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的项目。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土木工程建筑业的披露要求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岩土工程领域的服务,是一家拥有多项核心技术,能够为建筑、交通工程、市政工程、环保工程等不同行业客户提供包括设计、咨询、施工在内的岩土工程一揽子解决方案的岩土科技公司。
公司的产品及服务主要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领域、基础设施领域、环境与节能领域、新能源领域等建设项目的岩土工程服务。
公司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采用单一的专业施工承包模式,即根据客户提供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组织,完成施工任务。除此模式外,公司凭借在技术、品牌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更加侧重采用设计施工一体化的经营模式。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是公司发挥自身的计算分析能力、专利、特有技术以及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结合业主的需求,提供设计方案或针对已有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并最终完成后续施工。
公司的主要销售模式为参与招投标,根据发包人招标文件的发布方式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公司商务中心、岩土各部及分公司,通过固定客户或是相关网站等信息渠道,广泛收集项目信息,经过分析和筛选,将自身具有竞争优势的项目确立为公司重点跟踪的信息;在获取项目信息后,公司核心团队与业主进行接洽,取得项目需求信息,并与相关人员交流相关工程技术和解决方案;公司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及业主要求履行招投标手续,参与投标工作。
在投标过程中,公司会依据发包方发包的情况,组织商务中心、技术中心及相关的各岩土部门成立投标小组进行标书的编制工作,承揽岩土工程业务。
投标完成后,项目经营人员将随时跟踪投标状况,并在中标后及时获取中标通知书,商务中心将对项目进行立项,并组建项目部开始进行主合同的谈判与签订工作。主合同需经商务中心审核、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进行签订,并交由财务部进行合同备案。
公司注重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制定了较为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对于混凝土、钢筋、水泥等成本较高,对工程质量影响较大的材料,公司实行统一采购。在劳务分包管理制度中,从分包商的选择到施工质量把控上严格进行管理。
公司的生产模式分为施工方案编制和项目实施两部分。施工方案编制阶段,公司根据客户提供的地勘报告、设计图纸以及客户的要求等信息,以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以及公司完成类似项目的经验为依据,同时考虑质量、安全、造价、工期等因素,完成方案编制并履行项目方案的审批。
项目实施阶段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现场施工、竣工验收三个步骤,具体根据工程地质情况和项目方案,为客户提供施工服务。在施工前由项目部负责施工现场勘察及技术准备,认真做好设计方案的核查工作,负责编制施工方案、编制项目计划成本、组织图纸会审。完成现场踏勘及图纸会审编制施工方案后,项目部负责组织人员、设备、材料进场等工作。项目含有劳务分包的,项目部对劳务分包商进行现场交底,包括项目合同工程工期、质量要求、明确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以及各单位、人员的责任划分。
现场施工过程中,在公司的管理下,项目经理具体负责项目的管理与实施,认真履行合同,完成施工方案的顺利实施,签署各项指令和文件,组织并主持工程验收。
竣工验收过程中,项目部负责编制竣工资料、工程结算书等材料,进行自检及竣工验收。竣工资料经监理、设计、业主签字盖章确认后,按合同约定,开展工程结算工作,同时将项目工程资料报公司存档。
技术驱动: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导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通过研发技术创新优势,快速推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不断增强公司在的核心竞争力,保持公司在市场的竞争优势。
市场驱动:公司始终坚持“悦人达己”的企业文化,以客户需求为核心,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为己任,积极拓展客户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粘性。公司在地基与基础行业深耕近15年,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同时,在主要经营区域也形成有优秀的供应商队伍为公司提供稳定的材料及劳务服务。公司自深交所上市后,凭借上市公司背景及技术实力在行业内取得了良好的口碑,为公司在全国的业务开拓,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管理驱动:公司进一步优化管理及内控体系,持续加强高效高质的组织绩效管理;继续强化升级激励机制,大大增强了员工主观能动性;加大人才队伍建设,不断从国内高等院校和优质企业引进优秀人才,同时针对每个员工、每个岗位均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持续提升人员整体素质。管理模式的持续改进,激励机制的持续优化,团队能力的持续提升,不仅大幅度降低公司管理费用,同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进行产能提升、成本优化,使用新方法、新工具,提高公司生产效率,降低公司经营成本,提高公司毛利率。
公司坚持“科学管理、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贯彻执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并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质量管理体系符合GB/T19001-2016/ISO9001:2015;GB/T50430-2007标准的要求。公司一直严格执行质量控制相关规定,从原材料采购到施工完成,质量控制贯穿整个项目施工过程。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项目质量问题。
公司将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明确各级组织和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目标和安全职责,以“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人人参与安全工作”为原则,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方针,强化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公司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结合公司实际安全生产情况,编写《安全管理手册》为日常安全工作指引,手册内容涵盖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流程,由安全生产组织结构保障体系、培训教育体系、各项管理制度体系、责任体系、监督检查体系、技术标准体系、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安全资金投入、应急预案和事故报告、企业安全生产评价等架构而成。通过实施《安全管理手册》,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风险分析,做到事前能预防,风险能掌控,杜绝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管理的同质化、标准化、规范化,保障公司安全生产体系健康良好的运行。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公司利用自身岩土工程设计施工综合能力,以技术为核心,将技术作为设计与施工的桥梁,达成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在设计中融入绿色、环保、高效、经济的新技术,利用施工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形成反馈,从而不断优化技术、改进设计,为业主提供最优化的设计方案及全过程的技术服务,并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及管理,真正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绿色经济、工期合理的优质岩土解决方案,有效践行“悦人达己,创新卓越”的公司理念,为公司承揽业务提供强有力的品牌竞争力,同时公司也可得到相应的技术溢价。
公司明确了以核心技术+核心材料为国家战略服务的发展方向,积极拓展港口、核电、水利水电及跨江跨海桥隧等关键领域。在岩土固化剂材料方面,经过十几年的深入研究建立了规模化的生产体系,助力公司核心技术在国家战略领域重大工程取得阶段成果;在智能装备方面,公司除了自用外还积极通过授权代理等方式逐步实现产业化,为国内同行赋能。
公司近年来主编、参编了64部国家规范及行业标准,包括作为第一主编与清华大学共同主编的《桩基地热能利用技术标准》(JGJ/T438-2018)、作为第一主编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主编的《软土固化剂》(CJT526-2018)等。特别是随着国家标准化改革和新型标准体系的建立,强制性规范成为工程领域标准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性技术法规。公司参加了我国城乡建设领域全制性规范中与岩土工程相关的 3本规范的编制工作,分别为《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通用规范》(GB55022-2021)、《既有建筑物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GB55021-2021)。公司还主编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继续教育必修教材《岩土加固与处理工程技术新进展》。
公司拥有一支专业且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团队核心成员拥有高学历、具备岩土工程类丰富的实践经验。团队主要人员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并在冶研院、中科院、综勘院、日本EBH等国内外著名工程科研单位和企业从事科研开发、技术管理工作多年,具有较高的整体素质,岩土工程领域专业知识较为全面。公司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近年来团队主编、参编了多部岩土工程领域国家及行业标准,担任住建部建筑地基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标准化协会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委员,是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土工程信息技术与应用分会、北京岩土工程协会等多个行业学会、协会理事单位或理事。公司团队整体素质较高,公司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58.63%,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18.02%,拥有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13人。
此外,核心团队长期从事岩土工程行业,对于行业的产业特性、经营特点、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等有深入、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团队优势不仅保证了公司岩土工程技术的稳定性、精确性和先进性,而且在公司的战略布局、运营管理方面具有较为良好的基础。
在多年的科研与工程实践过程中,公司团队掌握多项核心技术,拥有多项国家专利,例如复杂工程计算分析技术、长螺旋成桩系列技术、止水帷幕系列技术、岩土锚固系列技术、加固改造与地下空间开发系列技术、污染场地修复系列技术、土体固化材料技术等,均已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工程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述各项核心技术将为公司的长远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公司与王思敬院士合作成立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岩土工程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与王思敬院士及团队联合攻关,解决技术难题,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岩土领域的技术水平。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岩土工程行业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公司承担了多项重大岩土工程项目,其中包括一批国家重点工程,如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张靖皋大桥、平陆运河、雄安新区城际铁路雄安站、雄安垃圾综合处理设施一期、粤港澳大湾区横琴澳门通关口岸、新建济南东站、北京新机场、北京地铁 7号线号线、来广营北路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广西河池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示范项目等,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面对传统的岩土工程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施工效率低、地层适用性受限、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等,公司在多年的科研与工程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开发了多项高效、节能、环保的岩土工程新技术,这些技术均已在多个工程项目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23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坚持以“核心技术+核心材料”为双轮驱动,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深耕战略重点领域,推动公司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稳步迈进。通过加大市场开拓、优化管理体系、促进人才培养与激励、强化风险控制等多措并举,持续打造新的生产力,为公司业绩增长开辟新的路径。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6,391,943.61元,同比增长2.2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908,622.08元,同比增加113.13%。
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始终专注于岩土工程行业,凭借卓越的岩土工程技术实力和项目经营管理水平,与众多优质客户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具备了较高的知名度。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和核心材料,实现了技术的持续创新,提升了传统业务的竞争力,市场占有率持续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明确了以核心技术+核心材料为国家战略服务的发展方向,积极拓展港口、核电、水利水电及跨江跨海桥隧等关键领域。在岩土固化剂材料方面,经过十几年的深入研究建立了规模化的生产体系,助力公司核心技术在国家战略领域重大工程取得阶段成果;在智能装备方面,公司除了自用外还积极通过授权代理等方式逐步实现产业化,为国内同行赋能。凭借丰富的设计与施工经验,成功承接了世界第一大跨径悬索桥张靖皋大桥、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雄安新区国贸中心、白云机场600004)三期等多个国家重大工程。
强化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以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基石,聚焦关键技术与“卡脖子”领域,持续稳定的投入研发资源,不断提升研发实力,通过关注市场动态及客户需求进行针对性研发,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系统的岩土工程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总金额36,275,332.73元,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3.96 %,研发的课题及成果包括:高速高压搅喷复合桩(DMC桩)技术、复杂地质条件下超级旋喷关键成套技术与装备、压力型复合抗拔桩项目、既有建/构筑物加固改造关键技术、帷幕灌浆防渗技术、基坑工程三维可视化自动监测系统等。2023年新申请国家专利36项,新授权国家专利45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公司受益于技术创新,在标准、科技奖励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获得了业界的高度认可:参编的《水泥混凝土和砂浆用短切玄武岩纤维》(GB/T 23265-2023)、《文物建筑健康监测技术规范》(T/CSGPC 016—2023)、《变角速高压旋喷防渗墙技术规程》(T/CECS 1353—2023)、《弃土场工程技术规程》(T/CECS 1240—2023)、《基坑倾斜桩无支撑支护技术规程》(T/CECS38-2023)、《基坑工程地下水回灌技术规程》(T/CECS 1322—2023)、《装配式复合土钉墙支护结构技术规程》(T/CECS 1329—202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规程》(DB11/T 2154- 2023)、《基坑工程绿色技术标准》(T/CSRME 030-2023)等已正式发布,截至目前累计主编、参编国家和行业标准64项。完成的“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商业综合体施工关键技术”项目,荣获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颁发的科学技术奖技术创新类一等奖;“城市核心区办公综合体集成建造关键技术”获得中国施工公司管理协会颁发的工程建设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软土地区深大基坑工程理论及绿色支护技术应用”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版发的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科技奖项。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国家发展面临的环境仍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我国具有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完备的供给优势、高素质劳动者众多的人才优势,科技创新能力在持续提升,新产业300832)、新模式、新动能在加快壮大,发展内生动力在不断积聚,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积极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赤字率拟按 3%安排,赤字规模4.06万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从2024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2024年政府投资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加强民生等经济社会薄弱领域补短板,推进防洪排涝抗灾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
公司坚持以核心技术+核心材料为国家战略服务的发展方向,聚焦于港口、核电、水利水电及跨江跨海桥隧等关键领域。公司专注于岩土工程行业,通过内生和外延的发展模式,不断提升业务处理能力,实现全国化战略布局,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力争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岩土工程一体化服务企业。同时,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加大在关键领域的研发投入和市场布局,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业务拓展和国际化布局,迎接行业的挑战和机遇,实现公司的长期持续发展和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为成功实现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战略,公司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具体计划加以执行:
聚焦国家战略,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将坚决响应国家战略需求,紧密聚焦核电、港口、水利水电、跨江跨海桥隧等关键领域进行战略布局。依托“核心技术+核心材料”的”的双轮驱动优势,积极参与国家重点项目和工程建设,致力于提高市场份额和优质项目占比。通过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巩固行业地位,为公司的长期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聚焦创新驱动,释放科技强企新动能。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全力提升研发实力,并深入布局国家战略关键领域。聚焦于核心技术和材料的研发,注重引进与培养高级研发人才,打造卓越的研发团队。通过与高校、研究院所等紧密合作,深入开展科技合作和技术转化,持续提升公司的核心技术水平。我们将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引领岩土工程技术在关键领域的应用与发展。通过信息化系统和智能化设备,提高工程管理和监控的智能化水平,实现智慧施工、智慧监测和智慧运营,提升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积极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增强公司的技术竞争力和市场优势。
加大海外布局,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公司将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大海外布局,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凭借公司在岩土工程领域的卓越技术优势和强大品牌影响力,将充分利用这一机遇,深入拓展海外市场,不断扩大公司的业务范围和市场份额。公司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项目,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推动国际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引进与培养人才,完善人才管理计划。公司持续引进专业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技术及研发人员,增强技术与研发团队建设。技术团队的优化与技能提升有助于公司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研发团队的扩充有助于提升公司研发实力,为公司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研发产品的应用转化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公司制定了人才全面培养战略,绘制各岗位人才学习地图,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建立内部讲师团队,出台学习激励措施,打造全员自觉自愿学习的浓厚氛围,实现人才数据化、信息化、体系化和精准化管理,努力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推动公司持续、稳定发展。
近年来中央着力于建立房地产平稳长效发展机制,公司下业中的房地产业近年来出现显著波动与调整,房地产开发投资、施工、新房开工面积等全面下滑,虽然目前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房地产市场逐步恢复,但当前全国绝大多数城市房价调整,市场低迷,房地产开发投资依然呈下降趋势,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将紧跟国家战略部署,围绕公司战略规划,动态调整经营策略,采取加快项目实体建设速度、缩短项目资金周期、严格控制成本、深入进行精细化管理、积极拓展融资渠道等应对措施,以提高抗风险能力。稳步开展国家战略关键领域的业务,加强拓展国家重点项目和工程建设,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推动公司的发展。
受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岩土工程市场需求呈增长态势,行业内的企业发展迅速。但由于国内岩土工程类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行业竞争较为激烈。随着未来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行业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岩土工程行业将势必出现新一轮的整合。
为适应市场需求,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并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开发了多项高效、节能、环保的岩土工程新技术,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公司的竞争优势与市场地位。但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如果公司不能持续提升技术水平、增强创新能力,可能难以保持目前的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公司将继续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创新能力,巩固和提升公司的竞争优势与市场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金额不断增长。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金额,以及未结算工程项目施工金额均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从而对公司项目资金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虽然现阶段公司客户信用状况良好,但未来仍然存在部分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出现逾期或无法收回而发生坏账的可能,从而对公司业绩和生产经营产生影响。
公司会继续通过加强项目风险评估、合同管理、客户信用管理等方式提前控制风险;并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争取做到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事中分析、事后追踪,加强对业务部门回款的考核,做到应收账款的及时清理。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联系人:张经理
咨询热线:15136261999
E-mail:2313202716@qq.com
联系地址: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毅成重工厂区
版权所有:博亿堂官方网站入口-博亿堂官网登录
友情链接:博亿堂官方 | 博亿堂官网登录 | 博亿堂官方登录网站入口